谈心灌鸡汤显然不是宜生的强项,因此,简单说过几句后,宜生便让两人先回去,一个人去了书房,望着满架的书,还有书房中摆设的棋盘琴案,开始思考要教导她们些什么。
第一时间涌上心头的,则是按自己做姑娘时所学,教沈青叶和沈琼霜习字作画弹琴。至于棋,宜生并不擅长,且学棋须得多下,经常与人切磋才能长进,因此宜生便将棋排除了。
当然,她做姑娘时所学的并不止这些。
除了琴棋书画这些高门贵女们通常都会学的东西,还有渠家人必不可少的言传身教,礼教熏陶。从夫从子,德言容功,这是渠家女儿必须有的品德。
曹大家之《女诫》、宋若莘之《女论语》之类,更是身为渠家女儿,或者说大多书香世家的女儿都必须倒背如流的。若是哪家女儿能完全做到曹大家等人所言,自然便是人人称赞的有德女子。
以前的宜生,便是这样一个“有德女子”。
虽说谭氏将两人交给宜生不安好心,但也未必没有丝毫想让宜生好好教养两个孙女的意思。她希望宜生教的,自然不会是琴棋书画,而是渠家女儿被人称道的“教养”。无论谭氏嘴上多么看不起渠家,心底却一直很清楚,渠家的教养是颇为人们称道的。
宜生知道谭氏的心思,也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是怎样被教导的。
定下琴书画这三样要教的,她又从书架上抽出几本书。
并非大部头的四书五经,而是几本薄薄的册子。
因为经常翻看,这几本册子的书页边角都已起皱翻卷。
宜生向来爱惜书,经常翻看的书都用纸裱上边角,可即便如此,这几册已被裱过的边角的书却依然起了皱,可见其主人翻看之勤。
事实上,宜生根本不必翻看,这些书里的每一个字,她都早就倒背如流,甚至曾经奉若圭臬。
《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这是几乎每个上层女子都不陌生的几本书,于宜生而言,则更是熟悉。
出嫁前,她不知翻看过多少次,抄写过多少回,即便是出嫁后,她也时时看看,常常以此警醒。
可是,死而复生后,她再未翻看过这些东西。
此时再看那翻卷的书页边角,竟然有恍如隔世之感。
她先翻开《女诫》。
《女诫》有七则,《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字字句句教导女子要谦顺敬谨,以夫为天,夫可再娶,女不可二嫁,曲从公婆,和睦叔妹……
一声脆响,宜生手中的书便飞出去,直直落入书案旁的青花釉里红净手盆。
盆里还有宜生刚刚用来净手还没倒掉的水。
书瞬间便下沉,纸张被水浸润。
“哎呀!”红绡焦急地叫起来,“少夫人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说着便扑向净手盆,想要抢救一下那已经被水淹没大半的书。
然而,宜生阻止了她:“不用捞了。”
“啊?”红绡的手已经沾到水,指尖被水浸润地凉凉地,她傻乎乎地回头,一脸问号地看着宜生。
宜生又重复道:“不用捞了。”
红绡愣愣地收回了手。
宜生看向那净手盆。
书已经沉到盆底,书封上《女诫》两字慢慢变得有些模糊。
宜生突然笑了。
她看了看手中的其他几本书,突然将它们也扔了出去,也是直直落入那淹没了《女诫》的净手盆里。
红绡一脸目瞪口呆。
看到她这样子,宜生拍了拍手,笑道:“大惊小怪什么,不就是扔几本书。”
红绡委屈:“哪里是我大惊小怪。少夫人,您不是最喜欢书,最爱惜书的么?”
虽说少夫人不缺买书的钱,而且名下还有个书铺,但在红绡的印象中,少夫人从来不是喜欢糟蹋东西,更遑论是糟蹋书的人。
搁在以往,别说扔书了,就是不小心弄破了书,少夫人都心疼地跟什么似的。
她记得少夫人跟她说过,书是好东西,是比珍馐佳肴还要珍贵的好东西,所以不可糟蹋,不可浪费。
可是,现在少夫人居然扔了书?
还说出那样的话?
所以,红绡自然惊讶不解又委屈。
宜生笑:“红绡,书是好的,可不是所有书都是好的。”
“这些书,”她静静地看着那净手盆,“太旧了,早就该扔掉了。”
红绡依旧不解,也看向了那净手盆。
先前她并未在意少夫人在看什么书。
可是,红绡终究没看到那是什么书。
水将墨晕开,模糊了书页上的字,也让原本清澄的水变作模糊的一片,再也看不清水中是何情况。
***
第二日,沈琼霜和沈青叶来到小院,宜生教了两人一个时辰的丹青,中午,两人回住处用午饭,下午又来,宜生便给出两本字帖,让两人照着临摹一小时。
最终,宜生决定只教琴棋书画,不论道德文章。
沈琼霜和沈青叶并没有觉察出什么不对,也没有像谭氏告状或是什么。
沈青叶一直很乖巧,而沈琼霜,则还在为如何适应新的环境而苦恼。
谭氏原本的打算是让沈琼霜和沈青叶直接住在宜生的小院,将两人与其生母分开,这样才好惩罚两人。只是,宜生的态度却十分坚决:教导两个庶女可以,可是,想住进她的小院?绝对不可以。
谭氏气急,但她不敢逼得太过,最后只好妥协。
只是,不敢逼宜生,对沈琼霜和沈青叶却没那么多顾忌了。
她让沈琼霜和沈青叶搬出其生母所住的院子,挪到另外一个空置的小院,两人住在一起。
沈琼霜自然又哭又叫不肯搬,但在谭氏吃人似的目光中,苏姨娘硬逼着她搬了。至于沈青叶——她根本没让谭氏出马逼迫秦姨娘,而是在谭氏发话后,就十分乖觉地主动搬走,倒是秦姨娘还不舍得,想跟谭氏闹,反而被沈青叶生气地拦下了。
于是尘埃落定,沈青叶和沈琼霜两人住在了一起。
经过之前的事,如今沈青叶已经成为沈琼霜眼中最讨厌最可恶的人,被迫跟沈琼霜住在一起,还远离了姨娘,这对年纪不大的沈琼霜来说,简直可以说是晴天霹雳。
可是,不管她怎么求怎么闹,苏姨娘都硬下心肠,不去求谭氏也不说把她接回去的话,只依旧让她独自跟沈青叶住一起,还吩咐她好好听嫡母的话,好好跟沈青叶相处。
于是沈琼霜整个人都蔫儿了。
她脑子不算聪明,以前又只由苏姨娘和谭氏教导,不过略认了几个字,可以说全无根基,再加上不用心,学习效果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学了好几天,作画如虫爬,写字像爬虫。
哪怕宜生并不是真正的教习先生,在看到沈琼霜的“大作”后,也忍不住嘴角一抽。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沈青叶。
沈青叶比沈琼霜大了几岁,但因为身形瘦弱发育不良,两人在外表上差距并不大,可是,在学习的表现上,沈青叶简直甩了沈琼霜十八条街。
无论写字还是作画,都挺有模有样,甚至远超许多同龄小姑娘的水准。
对此,沈青叶的解释是以前在广州时,孙义庆便请了女教习教她琴棋书画,只不过她学得不精,因此还得向母亲学习。
说这话时,她睁着漂亮的杏核眼看着宜生,眼里满是孺慕:“母亲,您比我以前的教习师傅厉害多了!”
宜生哑然,一时竟然不知如何接口。
因为她知道,沈青叶说谎了。
真正的沈青叶才没有什么女教习,此时的沈青叶之所以写字作画有模有样,是因为前世便跟着她学过,之所以编出一个女教习,不过是为了掩盖重生的事。
☆、64|3.31
每天上午拨出一个时辰教沈青叶和沈琼霜弹琴或作画,下午的一个时辰尽可以让丫鬟看着,因此虽然平白多了两个庶女要教导,宜生也没觉得增加多少负担。
她情绪平静,心思无垢,除了刚开始面对沈青叶时心里还有一点涟漪,后来也渐渐平息下来。对待沈青叶两人,她没有丝毫苛待,却也没有半分母亲似的关爱,除了教导两人学问技艺,其余一概不问。
简直就像个女教习一样。
这个态度,让沈琼霜,苏姨娘,乃至谭氏都有些纳闷。
在谭氏和刘婆子的言传身教中,沈琼霜早就为嫡母预设了形象,在她心里,嫡母就是她的敌人,是肯定看不得庶女好,肯定会打压庶女的存在。所以,她本以为要面对宜生的百般刁难和折磨。
但是,她想象中的折磨和刁难完全没有发生。
甚至,在嫡母的教导下,她居然真的学到了东西。
沈琼霜脑子笨,但这不代表她不想学,相反地,她心底里其实是知道自己身份不如嫡女尊贵的,更知道自己的生母原本不过只是个丫鬟,就连出身小户人家的方姨娘都不如。
苏姨娘教她认字,却也仅仅是能教她认字,那些高雅的琴棋书画之类,苏姨娘自己也半通不通,自然教不了她。而谭氏,则向来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最重要的技艺是茶饭女红和管家功夫,其余都是不必要的。就连琴棋书画这些东西,谭氏也懒得给家中女孩儿请教习。所以以前沈琼霜只学过认字和女红,琴棋书画一概没有学过。
如今有机会学,哪怕教的人是她一向讨厌又害怕的嫡母,她还是忍不住想要好好地学。
可是,几天过去,在沈青叶的衬托下,沈琼霜越来越沮丧。
跟沈青叶相比,她简直就是个废物。
看着自己虫爬一样的“画”,再看沈青叶那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形态远山近水,沈琼霜红着眼睛,几乎要哭出来。
“青叶比你大,又比你早学了那么多年,画得比你好是应当的。不必为此懊恼。”突然一道声音传来,沈琼霜张大了嘴巴,愣愣地看着站在自己身边的人。
宜生却已经走到前面,为两人讲解起工笔画法。
沈琼霜摇摇头,觉得方才肯定是幻觉。
那个女人,怎么可能那么温柔地对她说话,还安慰她呢?她翘起鼻子哼了一声。
不过,耳朵却直直地竖了起来,将宜生的话听地一字不漏。
一边,沈青叶看着自己画地有模有样的山水图,又看了看沈琼霜那狗屎一样的画,眉头微微收拢。
她画地那么好,表现那么出色,平时又那么乖巧,可是……母亲却似乎从未因此而多看她一眼。
那个蠢货画地一团糟,母亲那么温柔贴心地安慰她,自己画地那么好,母亲却只淡淡地一句“不错”。
沈青叶咬起了唇。
是因为出身吧。
母亲对庶子女一向宽容,但即便是前世,母亲也不喜欢沈青叶。
第一时间涌上心头的,则是按自己做姑娘时所学,教沈青叶和沈琼霜习字作画弹琴。至于棋,宜生并不擅长,且学棋须得多下,经常与人切磋才能长进,因此宜生便将棋排除了。
当然,她做姑娘时所学的并不止这些。
除了琴棋书画这些高门贵女们通常都会学的东西,还有渠家人必不可少的言传身教,礼教熏陶。从夫从子,德言容功,这是渠家女儿必须有的品德。
曹大家之《女诫》、宋若莘之《女论语》之类,更是身为渠家女儿,或者说大多书香世家的女儿都必须倒背如流的。若是哪家女儿能完全做到曹大家等人所言,自然便是人人称赞的有德女子。
以前的宜生,便是这样一个“有德女子”。
虽说谭氏将两人交给宜生不安好心,但也未必没有丝毫想让宜生好好教养两个孙女的意思。她希望宜生教的,自然不会是琴棋书画,而是渠家女儿被人称道的“教养”。无论谭氏嘴上多么看不起渠家,心底却一直很清楚,渠家的教养是颇为人们称道的。
宜生知道谭氏的心思,也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是怎样被教导的。
定下琴书画这三样要教的,她又从书架上抽出几本书。
并非大部头的四书五经,而是几本薄薄的册子。
因为经常翻看,这几本册子的书页边角都已起皱翻卷。
宜生向来爱惜书,经常翻看的书都用纸裱上边角,可即便如此,这几册已被裱过的边角的书却依然起了皱,可见其主人翻看之勤。
事实上,宜生根本不必翻看,这些书里的每一个字,她都早就倒背如流,甚至曾经奉若圭臬。
《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这是几乎每个上层女子都不陌生的几本书,于宜生而言,则更是熟悉。
出嫁前,她不知翻看过多少次,抄写过多少回,即便是出嫁后,她也时时看看,常常以此警醒。
可是,死而复生后,她再未翻看过这些东西。
此时再看那翻卷的书页边角,竟然有恍如隔世之感。
她先翻开《女诫》。
《女诫》有七则,《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字字句句教导女子要谦顺敬谨,以夫为天,夫可再娶,女不可二嫁,曲从公婆,和睦叔妹……
一声脆响,宜生手中的书便飞出去,直直落入书案旁的青花釉里红净手盆。
盆里还有宜生刚刚用来净手还没倒掉的水。
书瞬间便下沉,纸张被水浸润。
“哎呀!”红绡焦急地叫起来,“少夫人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说着便扑向净手盆,想要抢救一下那已经被水淹没大半的书。
然而,宜生阻止了她:“不用捞了。”
“啊?”红绡的手已经沾到水,指尖被水浸润地凉凉地,她傻乎乎地回头,一脸问号地看着宜生。
宜生又重复道:“不用捞了。”
红绡愣愣地收回了手。
宜生看向那净手盆。
书已经沉到盆底,书封上《女诫》两字慢慢变得有些模糊。
宜生突然笑了。
她看了看手中的其他几本书,突然将它们也扔了出去,也是直直落入那淹没了《女诫》的净手盆里。
红绡一脸目瞪口呆。
看到她这样子,宜生拍了拍手,笑道:“大惊小怪什么,不就是扔几本书。”
红绡委屈:“哪里是我大惊小怪。少夫人,您不是最喜欢书,最爱惜书的么?”
虽说少夫人不缺买书的钱,而且名下还有个书铺,但在红绡的印象中,少夫人从来不是喜欢糟蹋东西,更遑论是糟蹋书的人。
搁在以往,别说扔书了,就是不小心弄破了书,少夫人都心疼地跟什么似的。
她记得少夫人跟她说过,书是好东西,是比珍馐佳肴还要珍贵的好东西,所以不可糟蹋,不可浪费。
可是,现在少夫人居然扔了书?
还说出那样的话?
所以,红绡自然惊讶不解又委屈。
宜生笑:“红绡,书是好的,可不是所有书都是好的。”
“这些书,”她静静地看着那净手盆,“太旧了,早就该扔掉了。”
红绡依旧不解,也看向了那净手盆。
先前她并未在意少夫人在看什么书。
可是,红绡终究没看到那是什么书。
水将墨晕开,模糊了书页上的字,也让原本清澄的水变作模糊的一片,再也看不清水中是何情况。
***
第二日,沈琼霜和沈青叶来到小院,宜生教了两人一个时辰的丹青,中午,两人回住处用午饭,下午又来,宜生便给出两本字帖,让两人照着临摹一小时。
最终,宜生决定只教琴棋书画,不论道德文章。
沈琼霜和沈青叶并没有觉察出什么不对,也没有像谭氏告状或是什么。
沈青叶一直很乖巧,而沈琼霜,则还在为如何适应新的环境而苦恼。
谭氏原本的打算是让沈琼霜和沈青叶直接住在宜生的小院,将两人与其生母分开,这样才好惩罚两人。只是,宜生的态度却十分坚决:教导两个庶女可以,可是,想住进她的小院?绝对不可以。
谭氏气急,但她不敢逼得太过,最后只好妥协。
只是,不敢逼宜生,对沈琼霜和沈青叶却没那么多顾忌了。
她让沈琼霜和沈青叶搬出其生母所住的院子,挪到另外一个空置的小院,两人住在一起。
沈琼霜自然又哭又叫不肯搬,但在谭氏吃人似的目光中,苏姨娘硬逼着她搬了。至于沈青叶——她根本没让谭氏出马逼迫秦姨娘,而是在谭氏发话后,就十分乖觉地主动搬走,倒是秦姨娘还不舍得,想跟谭氏闹,反而被沈青叶生气地拦下了。
于是尘埃落定,沈青叶和沈琼霜两人住在了一起。
经过之前的事,如今沈青叶已经成为沈琼霜眼中最讨厌最可恶的人,被迫跟沈琼霜住在一起,还远离了姨娘,这对年纪不大的沈琼霜来说,简直可以说是晴天霹雳。
可是,不管她怎么求怎么闹,苏姨娘都硬下心肠,不去求谭氏也不说把她接回去的话,只依旧让她独自跟沈青叶住一起,还吩咐她好好听嫡母的话,好好跟沈青叶相处。
于是沈琼霜整个人都蔫儿了。
她脑子不算聪明,以前又只由苏姨娘和谭氏教导,不过略认了几个字,可以说全无根基,再加上不用心,学习效果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学了好几天,作画如虫爬,写字像爬虫。
哪怕宜生并不是真正的教习先生,在看到沈琼霜的“大作”后,也忍不住嘴角一抽。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沈青叶。
沈青叶比沈琼霜大了几岁,但因为身形瘦弱发育不良,两人在外表上差距并不大,可是,在学习的表现上,沈青叶简直甩了沈琼霜十八条街。
无论写字还是作画,都挺有模有样,甚至远超许多同龄小姑娘的水准。
对此,沈青叶的解释是以前在广州时,孙义庆便请了女教习教她琴棋书画,只不过她学得不精,因此还得向母亲学习。
说这话时,她睁着漂亮的杏核眼看着宜生,眼里满是孺慕:“母亲,您比我以前的教习师傅厉害多了!”
宜生哑然,一时竟然不知如何接口。
因为她知道,沈青叶说谎了。
真正的沈青叶才没有什么女教习,此时的沈青叶之所以写字作画有模有样,是因为前世便跟着她学过,之所以编出一个女教习,不过是为了掩盖重生的事。
☆、64|3.31
每天上午拨出一个时辰教沈青叶和沈琼霜弹琴或作画,下午的一个时辰尽可以让丫鬟看着,因此虽然平白多了两个庶女要教导,宜生也没觉得增加多少负担。
她情绪平静,心思无垢,除了刚开始面对沈青叶时心里还有一点涟漪,后来也渐渐平息下来。对待沈青叶两人,她没有丝毫苛待,却也没有半分母亲似的关爱,除了教导两人学问技艺,其余一概不问。
简直就像个女教习一样。
这个态度,让沈琼霜,苏姨娘,乃至谭氏都有些纳闷。
在谭氏和刘婆子的言传身教中,沈琼霜早就为嫡母预设了形象,在她心里,嫡母就是她的敌人,是肯定看不得庶女好,肯定会打压庶女的存在。所以,她本以为要面对宜生的百般刁难和折磨。
但是,她想象中的折磨和刁难完全没有发生。
甚至,在嫡母的教导下,她居然真的学到了东西。
沈琼霜脑子笨,但这不代表她不想学,相反地,她心底里其实是知道自己身份不如嫡女尊贵的,更知道自己的生母原本不过只是个丫鬟,就连出身小户人家的方姨娘都不如。
苏姨娘教她认字,却也仅仅是能教她认字,那些高雅的琴棋书画之类,苏姨娘自己也半通不通,自然教不了她。而谭氏,则向来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最重要的技艺是茶饭女红和管家功夫,其余都是不必要的。就连琴棋书画这些东西,谭氏也懒得给家中女孩儿请教习。所以以前沈琼霜只学过认字和女红,琴棋书画一概没有学过。
如今有机会学,哪怕教的人是她一向讨厌又害怕的嫡母,她还是忍不住想要好好地学。
可是,几天过去,在沈青叶的衬托下,沈琼霜越来越沮丧。
跟沈青叶相比,她简直就是个废物。
看着自己虫爬一样的“画”,再看沈青叶那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形态远山近水,沈琼霜红着眼睛,几乎要哭出来。
“青叶比你大,又比你早学了那么多年,画得比你好是应当的。不必为此懊恼。”突然一道声音传来,沈琼霜张大了嘴巴,愣愣地看着站在自己身边的人。
宜生却已经走到前面,为两人讲解起工笔画法。
沈琼霜摇摇头,觉得方才肯定是幻觉。
那个女人,怎么可能那么温柔地对她说话,还安慰她呢?她翘起鼻子哼了一声。
不过,耳朵却直直地竖了起来,将宜生的话听地一字不漏。
一边,沈青叶看着自己画地有模有样的山水图,又看了看沈琼霜那狗屎一样的画,眉头微微收拢。
她画地那么好,表现那么出色,平时又那么乖巧,可是……母亲却似乎从未因此而多看她一眼。
那个蠢货画地一团糟,母亲那么温柔贴心地安慰她,自己画地那么好,母亲却只淡淡地一句“不错”。
沈青叶咬起了唇。
是因为出身吧。
母亲对庶子女一向宽容,但即便是前世,母亲也不喜欢沈青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