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用开会的名义邀请他们
第114章 用开会的名义邀请他们
全天下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我们华夏大明的皇帝。
朱慈煊许诺英法国王皇帝冠冕,除了神情激动的传教士们。
反应最大的就是朝堂上一撮道德君子。
泣涕横流,拉着内阁阁臣和太子殿下,就是悲呼国将不国。
儒家朝贡体系,中土才是宇宙中心。
大明文官心中,两京一十三省就是天下全部。
所以永历南狩,在他们心中是弃国弃天下,直接绝望投清。
其他地域,无非就是土司,藩部,属国。
前两者臣服中枢朝廷,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天下之外,世界其他地方就是属国,像李朝、安南、琉球那样一直朝贡册封的。
像曰本、暹罗时不时朝贡册封的。
和亚奇苏丹国这种没有朝贡册封过的。
欧洲列国理所应当也归属亚奇国这类。
千年前的汉唐,没少用这占罗马的便宜。
那些国王根本和大明天子不是一个档次,甚至应该听从大明皇帝。
别说晚清的不平等条约,葡萄牙荷兰这些大明属国,要和大明天子签署平等条约。
都是以下犯上,都是欺蔑天子。
很难说,永历帝当初率皇家信奉天主,让陈安德出使借兵。
是不是像信了南洋某个小国的原始宗教,就和向李朝曰本借兵一样,作为家中老大对小弟似的理直气壮。
除了朱慈煊和陈安德,朝堂文武都觉得别扭。
道德君子们更是抓狂。
还给英法属国一个皇帝冠冕?
那我大明不就和铁血强宋一样了。
还是陈安德与潘璜,彻夜商讨,用莫卧儿是突厥人,那只是草原部落的可汗位,堵住了众口。
眼见文官们还在不歇争吵,朱慈煊大手一挥。
将跳着最欢的几个人,一起派去出使。
在我面前辩啥经,去和罗马教会论证自古以来吧。
……
马都八大学。
朱慈煊正招待着一群暹罗汉人。
阿拉干起兵反叛,柔佛、吉打等国只是暗中撺掇,私帮忙下运输些火器火药。
暹罗就是明面上的骑墙了。
等图达摩身亡,大明聚兵马都八。
纳莱王近乎隔一日就派来使者,除了自己改信天主的养子,还让一批定居王都的汉人前来游说。
却说,大航海贸易时代,占据大半个麻六甲半岛的暹罗,就是航线上唯一的大国。
勉强能说上的地大物博。
东西交通要道的暹罗,是最快拥抱世界的。
东边的大明曰本,西边的印度波斯欧洲。
早在纳黎萱弟弟厄迦陀沙律执政时期,就向荷兰派出使臣。
帕碧罗阇送上门来,朱慈煊本人自是不会放弃将暹罗纳入大明。
“这所大学主要还是教授各种语言,培养以后的使臣。”
“当然,让南蛮各族沐浴王化也是顺道之事。”
听着太子的介绍,暹罗汉人不迭点头。
等略过火炮工厂,暹罗汉人总算找到空隙:
“太子殿下,自隆庆开海,我们从闽粤迁居暹罗,暹罗历代国王,都善待我等。”
“这年头气候异常,今年的热季稻较往岁,确实收成少了许多。”
“纳莱王是真心归顺大明的,殿下令他筹备船舰北上,他将王室所有贸易都停下,近百艘船舰,停在吞武里,静候殿下。”
朱慈煊瞥了眼流寓暹罗的潮州人首领。
暹罗自从阿瑜陀耶立都以来,东边的真腊国掠夺他们民众,西边的洪沙瓦底覆灭他们国家。
战争不可避免地造成人口伤亡和损失。
外加暹罗地旷人稀,极缺劳动力,所以对汉人移民那是举手欢迎。
汉人带来的宗教习俗深刻影响暹罗,而这些擅于经商的闽粤汉人更是占了暹罗商业一半以上。
光暹罗王都大城附近就有三千汉人定居,整个暹罗汉人数量直逼两万。
大大小小的华人定居点,汉人娶番女,唐人之数多于土番。
惟潮州人为官属,封爵,理国政,掌财赋。
这个潮州首领就是纳莱王的内府小部长。
“暹罗的舰队啊,孤听说在这南洋可是仅次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纳黎萱为王时,就听说大明在李朝半岛平定倭寇。”
“向大明兵部上书,愿为大明先驱,直捣倭岛。”
潮州首领连忙谦虚表示,大明才是东海南洋之主。
国姓爷连荷兰人都敢打,还要借助荷兰战船护卫海贸的暹罗哪比得上大明。
“纳莱王说了,为了补偿亏欠的朝贡大米,暹罗所有船舰尽可为大明驱使。”
“只要太子下令,立即和英国人东西夹击麻六甲半岛上的荷兰人。”
夏季风大,云滇湾的浪涛滚滚,侧耳倾听纳莱王的条件后,朱慈煊微微摇头:
“孤召见了暹罗三波使者,才知道自纳黎萱王复国,朝贡大明请求册封,及其弟厄迦陀沙律后,暹罗再无请求册封事宜。”
“纳莱王的父亲更是篡位称王,暹罗的正统可有待商榷。”
瞧见潮州首领一时愣住,踌躇难言。
朱慈煊摆了摆手:“你先回去告诉纳莱王,先请求册封,真正归顺大明,再谈其耽误朝贡之事。”
潮州首领眨了眨眼睛。
不清楚太子这是准备宽恕纳莱王,还是想拖延拖延。
思绪转动片刻,潮州首领心中有所明悟。
太子不是要马上北上东海,汇合郑延平嘛。
没有暹罗的船舰,就要等英国人先打通麻六甲海峡,再从马都八出发了。
总不能前脚走,后手就让明军攻入暹罗吧。
等暹罗汉人走后,朱慈煊在华尔康的邀约下,为马都八大学留下墨笔。
听着涛声,一通挥毫。
潦草书写科学发展八个字。
朱慈煊对东南亚不可谓不重视。
通过大明半亡国的朝廷官员,就知道大明的封建性。
船大难头。
朱慈煊从没把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的希望,放在中土的缙绅身上。
人多力贱。
用机器生产,还不及让牛马们再辛苦一点。
这年月,哪怕欧洲火炮略微领先大明一点,人力便宜的澳门工厂,也能把火炮卖给东南亚的殖民者。
更遑论,据范德兰所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年收益最多也就百分之四十。
这还是荷兰人垄断马古鲁群岛的香料,减少产量的暴利。
平时也就百分之二十。
而江南的地主,一亩地每年能收几斗的地租。
买地的投资回报率堪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能舒舒服服的剥削老百姓赚钱,谁还想促进生产发展。
朱慈煊还不如希冀南洋经商的汉人创造些惊喜。
大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的就是堪比陕地民变的奴变。
粤东缙绅投清了,岭南三忠起兵掩护永历帝逃跑的兵源,就是这种起义军。
两广总督连城璧抗清的最后大将王兴,起初也是这种被逼反的贼寇。
最后参观完传教士督造的神威将军炮。
朱慈煊方才正式召见帕碧罗阇。
返回马都八后,他是一刻都不得休息。
制作礼品,派遣使臣,对麻六甲用兵,十大军民宣慰司的建设。
从王耀祖沐天波军中,抽调补充的突击营。
安排好一切。
大明出使团即将在英国人的海上护卫下,出使欧洲。
朱慈煊也准备去往暹罗乘船抵达夷州。
“暹罗两百万人口,估摸能有十万精锐。”
“若像东吁莽白一样穷兵极武,未尝不能有二十万大军。”
朱慈煊斜躺在椅子上:“既然上天给你指示,孤也不想让暹罗丰饶之地燃起战火,亏缺前线将士的粮秣。”
“潘璜和华尔康,都赞同你为暹罗新王,孤善于纳谏,就许你国王之位。”
帕碧罗阇当即跪下,以神佛发誓。
和东吁的阿达蕴如出一辙。
朱慈煊面无表情的听完其的宣誓,手指点了点帕碧罗阇:“你说暹罗各地贵族土司都不满纳莱王。”
“除去他们外,纳莱还有多少可以调动直接命令的军队?”
帕碧罗阇不迭起身,俯首介绍暹罗的情况。
暹罗国内本身相较洪沙瓦底还要复杂些。
后者不过是孟族、洪沙族、掸族三大族。
暹罗虽以川陕南迁的泰族为主体,但并不拒绝其他族群的融合。
泰字本身就是人和自由的意思,意为摆脱真腊人控制,从其手中独立。
暹罗并不叫暹罗,而是暹罗斛国。
纯是大明太祖皇帝偷懒少写了个字,给彼国定了暹罗国号。
华富里的乌通王娶素攀武里国王的姐妹为妻,暹国和罗斛国才联姻合并。
后来又吞并了北边的八百大甸的兰纳国,西边的毛淡孟人,南边的麻六甲马来人。
正因为族群复杂,所以没有像东边的安南和西边的洪沙瓦底搞主体民族。
也因如此,并不抗拒东西方的曰本波斯移民。
“曰本的国王禁止驱逐天主教后,那些天主教徒的曰本人就基本移居我国了。”
“而厄迦陀沙律王开始,就非常倾向陌生人和外国人,通过海上贸易,引入新的税种,丰富他的国库。”
这里且要说一下。
暹罗斛合并立都后,阿瑜陀耶王朝就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
此前不谈,暹罗被东吁灭国,纳黎萱复国后。
他的弟弟厄迦陀沙律继位。
然后又是两三次血腥的王位争夺。
厄迦陀沙律的儿子,被自称其私生子的僧侣宋当王政变夺权。
宋当王的表兄弟巴萨通王,又是扶持傀儡篡夺王位。
巴萨通王的儿子纳莱也同样假装扶持叔叔,弑杀长兄,夺取王位。
三代人皆是如此,也难怪帕碧罗阇会有借助大明争夺王位的想法。
只能说,天下事皆相似。
印度如此,暹罗如此,世界就是个草台子。
帕碧罗阇缓缓说道:“从那以后,外国人就开始介入我们暹罗国内的事务。”
“我国地旷人少,尤其是麓川高原和真腊的山区,土司不听国王号令。”
“难以实际控制,为了保存军事实力,历代国王就开始从阿瑜陀耶百姓之外的外国人里面,征召皇家护卫。”
“巴萨通王夺权初期,就有不少皇家护卫的曰本人反对他。”
“国王们通过外国人控制商品和贸易,增加国库,进而以财赋来掌控各地郡府的贵族土司。”
“甚至让外国人来做国中的重要大臣。”
帕碧罗阇有些愤愤道:“就好比那一家波斯人。”
“他们六十年前移居我国,统管穆兰商人和南洋西洋的贸易,做了昭披耶,任职内务大臣六十年,这个职位被那家波斯人父传子,以后还会继续世代交替。”
朱慈煊总算明白帕碧罗阇说的暹罗民心。
族群混杂的暹罗人是开始排外主义了啊。
汉人还好说,老老实实融入当地,做些小本生意。
那些曰本人波斯人,乃至南洋的望加锡人,都基本垄断了对外贸易,和财政大权。
再不排外,暹罗都不定他们泰人自己说的算了。
帕碧罗阇肯定道:“太子殿下,除了王室成员,唯一会帮助纳莱的就是曰本人和波斯人了。”
“曰本人有一个王妃,波斯人有一个首相。”
“他们绝不会放弃这等要位的,甚至皇家护卫队就是他们自己说的算。”
“除了纳莱的两个兄弟在地方驻守,有两万称不上精锐的军队。”
“重点就是火炮火枪齐备的皇家护卫队。”
朱慈煊皱了皱眉:“葡萄牙人几十年前就是你们暹罗的雇佣兵,怕是也有不少吧。”
帕碧罗阇想了想,开口道:“葡萄牙人早就在风上之地和风下之地退出了。”
“即便有两三个遗居的村子,也不太碍事,倒是这五十年来,和荷兰人交好。”
“臣担心纳莱或许会请荷兰雇佣兵来协助。”
暹罗国千疮百孔,除了定居本地外国人插手国事,南洋每一任霸主都会进入搅局。
以前是葡萄牙人,现在是插手王位更替两次的荷兰人,以后保不定就是英国人和法国人。
眼见大明太子有些犹豫,帕碧罗阇连忙出声:
“太子殿下不必担心王都的军队,殿下要去吞武里登船北上。”
“何不以册封的名义,召纳莱离开王都,去吞武里会面。”
“没有大城的火炮城墙,他最多只带皇家护卫。”
“借为其册封,让纳莱孤身拜见殿下,然后拿下。”
“到时臣领兵万人,再协助殿下平定曰本人和波斯人。”
二合一
(本章完)
全天下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我们华夏大明的皇帝。
朱慈煊许诺英法国王皇帝冠冕,除了神情激动的传教士们。
反应最大的就是朝堂上一撮道德君子。
泣涕横流,拉着内阁阁臣和太子殿下,就是悲呼国将不国。
儒家朝贡体系,中土才是宇宙中心。
大明文官心中,两京一十三省就是天下全部。
所以永历南狩,在他们心中是弃国弃天下,直接绝望投清。
其他地域,无非就是土司,藩部,属国。
前两者臣服中枢朝廷,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天下之外,世界其他地方就是属国,像李朝、安南、琉球那样一直朝贡册封的。
像曰本、暹罗时不时朝贡册封的。
和亚奇苏丹国这种没有朝贡册封过的。
欧洲列国理所应当也归属亚奇国这类。
千年前的汉唐,没少用这占罗马的便宜。
那些国王根本和大明天子不是一个档次,甚至应该听从大明皇帝。
别说晚清的不平等条约,葡萄牙荷兰这些大明属国,要和大明天子签署平等条约。
都是以下犯上,都是欺蔑天子。
很难说,永历帝当初率皇家信奉天主,让陈安德出使借兵。
是不是像信了南洋某个小国的原始宗教,就和向李朝曰本借兵一样,作为家中老大对小弟似的理直气壮。
除了朱慈煊和陈安德,朝堂文武都觉得别扭。
道德君子们更是抓狂。
还给英法属国一个皇帝冠冕?
那我大明不就和铁血强宋一样了。
还是陈安德与潘璜,彻夜商讨,用莫卧儿是突厥人,那只是草原部落的可汗位,堵住了众口。
眼见文官们还在不歇争吵,朱慈煊大手一挥。
将跳着最欢的几个人,一起派去出使。
在我面前辩啥经,去和罗马教会论证自古以来吧。
……
马都八大学。
朱慈煊正招待着一群暹罗汉人。
阿拉干起兵反叛,柔佛、吉打等国只是暗中撺掇,私帮忙下运输些火器火药。
暹罗就是明面上的骑墙了。
等图达摩身亡,大明聚兵马都八。
纳莱王近乎隔一日就派来使者,除了自己改信天主的养子,还让一批定居王都的汉人前来游说。
却说,大航海贸易时代,占据大半个麻六甲半岛的暹罗,就是航线上唯一的大国。
勉强能说上的地大物博。
东西交通要道的暹罗,是最快拥抱世界的。
东边的大明曰本,西边的印度波斯欧洲。
早在纳黎萱弟弟厄迦陀沙律执政时期,就向荷兰派出使臣。
帕碧罗阇送上门来,朱慈煊本人自是不会放弃将暹罗纳入大明。
“这所大学主要还是教授各种语言,培养以后的使臣。”
“当然,让南蛮各族沐浴王化也是顺道之事。”
听着太子的介绍,暹罗汉人不迭点头。
等略过火炮工厂,暹罗汉人总算找到空隙:
“太子殿下,自隆庆开海,我们从闽粤迁居暹罗,暹罗历代国王,都善待我等。”
“这年头气候异常,今年的热季稻较往岁,确实收成少了许多。”
“纳莱王是真心归顺大明的,殿下令他筹备船舰北上,他将王室所有贸易都停下,近百艘船舰,停在吞武里,静候殿下。”
朱慈煊瞥了眼流寓暹罗的潮州人首领。
暹罗自从阿瑜陀耶立都以来,东边的真腊国掠夺他们民众,西边的洪沙瓦底覆灭他们国家。
战争不可避免地造成人口伤亡和损失。
外加暹罗地旷人稀,极缺劳动力,所以对汉人移民那是举手欢迎。
汉人带来的宗教习俗深刻影响暹罗,而这些擅于经商的闽粤汉人更是占了暹罗商业一半以上。
光暹罗王都大城附近就有三千汉人定居,整个暹罗汉人数量直逼两万。
大大小小的华人定居点,汉人娶番女,唐人之数多于土番。
惟潮州人为官属,封爵,理国政,掌财赋。
这个潮州首领就是纳莱王的内府小部长。
“暹罗的舰队啊,孤听说在这南洋可是仅次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纳黎萱为王时,就听说大明在李朝半岛平定倭寇。”
“向大明兵部上书,愿为大明先驱,直捣倭岛。”
潮州首领连忙谦虚表示,大明才是东海南洋之主。
国姓爷连荷兰人都敢打,还要借助荷兰战船护卫海贸的暹罗哪比得上大明。
“纳莱王说了,为了补偿亏欠的朝贡大米,暹罗所有船舰尽可为大明驱使。”
“只要太子下令,立即和英国人东西夹击麻六甲半岛上的荷兰人。”
夏季风大,云滇湾的浪涛滚滚,侧耳倾听纳莱王的条件后,朱慈煊微微摇头:
“孤召见了暹罗三波使者,才知道自纳黎萱王复国,朝贡大明请求册封,及其弟厄迦陀沙律后,暹罗再无请求册封事宜。”
“纳莱王的父亲更是篡位称王,暹罗的正统可有待商榷。”
瞧见潮州首领一时愣住,踌躇难言。
朱慈煊摆了摆手:“你先回去告诉纳莱王,先请求册封,真正归顺大明,再谈其耽误朝贡之事。”
潮州首领眨了眨眼睛。
不清楚太子这是准备宽恕纳莱王,还是想拖延拖延。
思绪转动片刻,潮州首领心中有所明悟。
太子不是要马上北上东海,汇合郑延平嘛。
没有暹罗的船舰,就要等英国人先打通麻六甲海峡,再从马都八出发了。
总不能前脚走,后手就让明军攻入暹罗吧。
等暹罗汉人走后,朱慈煊在华尔康的邀约下,为马都八大学留下墨笔。
听着涛声,一通挥毫。
潦草书写科学发展八个字。
朱慈煊对东南亚不可谓不重视。
通过大明半亡国的朝廷官员,就知道大明的封建性。
船大难头。
朱慈煊从没把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的希望,放在中土的缙绅身上。
人多力贱。
用机器生产,还不及让牛马们再辛苦一点。
这年月,哪怕欧洲火炮略微领先大明一点,人力便宜的澳门工厂,也能把火炮卖给东南亚的殖民者。
更遑论,据范德兰所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年收益最多也就百分之四十。
这还是荷兰人垄断马古鲁群岛的香料,减少产量的暴利。
平时也就百分之二十。
而江南的地主,一亩地每年能收几斗的地租。
买地的投资回报率堪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能舒舒服服的剥削老百姓赚钱,谁还想促进生产发展。
朱慈煊还不如希冀南洋经商的汉人创造些惊喜。
大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的就是堪比陕地民变的奴变。
粤东缙绅投清了,岭南三忠起兵掩护永历帝逃跑的兵源,就是这种起义军。
两广总督连城璧抗清的最后大将王兴,起初也是这种被逼反的贼寇。
最后参观完传教士督造的神威将军炮。
朱慈煊方才正式召见帕碧罗阇。
返回马都八后,他是一刻都不得休息。
制作礼品,派遣使臣,对麻六甲用兵,十大军民宣慰司的建设。
从王耀祖沐天波军中,抽调补充的突击营。
安排好一切。
大明出使团即将在英国人的海上护卫下,出使欧洲。
朱慈煊也准备去往暹罗乘船抵达夷州。
“暹罗两百万人口,估摸能有十万精锐。”
“若像东吁莽白一样穷兵极武,未尝不能有二十万大军。”
朱慈煊斜躺在椅子上:“既然上天给你指示,孤也不想让暹罗丰饶之地燃起战火,亏缺前线将士的粮秣。”
“潘璜和华尔康,都赞同你为暹罗新王,孤善于纳谏,就许你国王之位。”
帕碧罗阇当即跪下,以神佛发誓。
和东吁的阿达蕴如出一辙。
朱慈煊面无表情的听完其的宣誓,手指点了点帕碧罗阇:“你说暹罗各地贵族土司都不满纳莱王。”
“除去他们外,纳莱还有多少可以调动直接命令的军队?”
帕碧罗阇不迭起身,俯首介绍暹罗的情况。
暹罗国内本身相较洪沙瓦底还要复杂些。
后者不过是孟族、洪沙族、掸族三大族。
暹罗虽以川陕南迁的泰族为主体,但并不拒绝其他族群的融合。
泰字本身就是人和自由的意思,意为摆脱真腊人控制,从其手中独立。
暹罗并不叫暹罗,而是暹罗斛国。
纯是大明太祖皇帝偷懒少写了个字,给彼国定了暹罗国号。
华富里的乌通王娶素攀武里国王的姐妹为妻,暹国和罗斛国才联姻合并。
后来又吞并了北边的八百大甸的兰纳国,西边的毛淡孟人,南边的麻六甲马来人。
正因为族群复杂,所以没有像东边的安南和西边的洪沙瓦底搞主体民族。
也因如此,并不抗拒东西方的曰本波斯移民。
“曰本的国王禁止驱逐天主教后,那些天主教徒的曰本人就基本移居我国了。”
“而厄迦陀沙律王开始,就非常倾向陌生人和外国人,通过海上贸易,引入新的税种,丰富他的国库。”
这里且要说一下。
暹罗斛合并立都后,阿瑜陀耶王朝就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
此前不谈,暹罗被东吁灭国,纳黎萱复国后。
他的弟弟厄迦陀沙律继位。
然后又是两三次血腥的王位争夺。
厄迦陀沙律的儿子,被自称其私生子的僧侣宋当王政变夺权。
宋当王的表兄弟巴萨通王,又是扶持傀儡篡夺王位。
巴萨通王的儿子纳莱也同样假装扶持叔叔,弑杀长兄,夺取王位。
三代人皆是如此,也难怪帕碧罗阇会有借助大明争夺王位的想法。
只能说,天下事皆相似。
印度如此,暹罗如此,世界就是个草台子。
帕碧罗阇缓缓说道:“从那以后,外国人就开始介入我们暹罗国内的事务。”
“我国地旷人少,尤其是麓川高原和真腊的山区,土司不听国王号令。”
“难以实际控制,为了保存军事实力,历代国王就开始从阿瑜陀耶百姓之外的外国人里面,征召皇家护卫。”
“巴萨通王夺权初期,就有不少皇家护卫的曰本人反对他。”
“国王们通过外国人控制商品和贸易,增加国库,进而以财赋来掌控各地郡府的贵族土司。”
“甚至让外国人来做国中的重要大臣。”
帕碧罗阇有些愤愤道:“就好比那一家波斯人。”
“他们六十年前移居我国,统管穆兰商人和南洋西洋的贸易,做了昭披耶,任职内务大臣六十年,这个职位被那家波斯人父传子,以后还会继续世代交替。”
朱慈煊总算明白帕碧罗阇说的暹罗民心。
族群混杂的暹罗人是开始排外主义了啊。
汉人还好说,老老实实融入当地,做些小本生意。
那些曰本人波斯人,乃至南洋的望加锡人,都基本垄断了对外贸易,和财政大权。
再不排外,暹罗都不定他们泰人自己说的算了。
帕碧罗阇肯定道:“太子殿下,除了王室成员,唯一会帮助纳莱的就是曰本人和波斯人了。”
“曰本人有一个王妃,波斯人有一个首相。”
“他们绝不会放弃这等要位的,甚至皇家护卫队就是他们自己说的算。”
“除了纳莱的两个兄弟在地方驻守,有两万称不上精锐的军队。”
“重点就是火炮火枪齐备的皇家护卫队。”
朱慈煊皱了皱眉:“葡萄牙人几十年前就是你们暹罗的雇佣兵,怕是也有不少吧。”
帕碧罗阇想了想,开口道:“葡萄牙人早就在风上之地和风下之地退出了。”
“即便有两三个遗居的村子,也不太碍事,倒是这五十年来,和荷兰人交好。”
“臣担心纳莱或许会请荷兰雇佣兵来协助。”
暹罗国千疮百孔,除了定居本地外国人插手国事,南洋每一任霸主都会进入搅局。
以前是葡萄牙人,现在是插手王位更替两次的荷兰人,以后保不定就是英国人和法国人。
眼见大明太子有些犹豫,帕碧罗阇连忙出声:
“太子殿下不必担心王都的军队,殿下要去吞武里登船北上。”
“何不以册封的名义,召纳莱离开王都,去吞武里会面。”
“没有大城的火炮城墙,他最多只带皇家护卫。”
“借为其册封,让纳莱孤身拜见殿下,然后拿下。”
“到时臣领兵万人,再协助殿下平定曰本人和波斯人。”
二合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