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风动(一)
随着西班牙特遣舰队司令戈麦斯的命令下达,正在奋力与港口炮台对轰的各艘战船立时调转船头,忙不迭地朝港湾外驶去。
海面上弥漫着硝烟和火药的气味,炮声震耳欲聋,水手们的呼喊声和伤者的呻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惨烈的战斗画面。
这仗还真没法打下去了,根本不是人家岸防炮台的对手!
对方的火炮打得又快又准,几乎每一轮齐射,都会有数发炮弹击中己方船只,造成船体不同程度的损伤。
炮弹击中船体的瞬间,木屑四溅,火光冲天,船身剧烈摇晃,仿佛随时都会解体。
尽管他们也在竭力反击,将炮弹如雨点般地砸过去,但似乎并未压制住炮台的反击,对方依旧不断地输出火力,轰击着他们船只。
很明显,对方的火炮事先一定是经过了大量的校射,甚至还有可能标定了炮弹的所有落点区域,以至于他们的射击精度高得离谱,炮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精准地落在他们的战船上。
至于己方的炮击效果嘛,可能会有一点,但绝对没有此前预想中那么大。
船上的水手们在炮火中奋力地装填炮弹,但他们的射击精度远远不及对方,许多炮弹都落在了海面上,激起一道道水柱,却未能对炮台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即使,舰队司令官没有下达撤退命令,他们所有战船也已经萌生退意,不想再跟岸防炮台比拼谁受到的伤害性更大。
水手们在进抵这处海盗据点,尚未得到充分休整,便立即被投入战场。如今在遭到对方炮台强力反击后,不仅船体受损严重,而且人员死伤累累,士气已经低落到极点。
许多人已经开始祈祷,希望能在这场战斗中幸存下来,或者赶紧离开这片地狱所在。
然而,就在各船艰难地调转船头,准备向港湾外撤退时,却有人发现“黎明之光号”却趴窝没动,依旧停留在最前方的海面上,承受岸防炮台的持续打击。
这艘威风凛凛的战舰,如今却成了炮火的活靶子。
可怜的“黎明之光号”因为最为突前,遭到了对方炮台的重点“照顾”,艏楼被数轮炮击砸了个稀巴烂,到处散落着木块,还有大片大片殷红的血迹从里面渗出。
船上的水手们在炮火中四处奔逃,试图寻找一个安全的掩体,但炮火的密集程度让他们无处可躲。
位于二层的火炮甲板也被几发炮弹扫过,数门火炮散架,里面横七竖八地倒伏着十余具尸体。炮手们的尸体被炮弹撕裂,鲜血染红了甲板,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一根副桅被链弹击中,断成了两截,斜斜地倒在甲板上,并靠在了船台一侧。
桅杆的断裂声如同濒死之人的哀嚎,宣告着这艘战舰的命运。
后桅的三角帆被炮弹撕成了几块,破破烂烂的已经无法再使用。
船艉楼也被击穿了几个破洞,舵轮舱的控制横杆受损严重,无法轻易地调整方向。
船上的水手们曾试图修复舵轮,但炮火的持续打击,让他们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操作。
就在各船慌忙退后之际,岸防炮台又打了一轮齐射,目标也齐齐对准这艘受创严重的战船,试图要将其留下来。
对方使用了大量的链弹和炙热弹,俨然奔着要它小命的目的。
这一轮炮击,虽然几发链弹未能击中“黎明之光号”的桅杆,但有三发炮弹准确地砸到了它的左舷,将那里拥挤成一团的水手骤然轰散,并当场把两名水手打成了两截,然后带着巨大的势能从人群中趟了过去,留下两道血路。
水手们的惨叫声在炮火中也显得格外凄厉和尖锐。
更多的炮弹则打在了甲板上的建筑和侧舷,其中一发炮弹洞穿了水线上方的船板,使得船只在左右摇摆时,灌入大量的海水。
“黎明之光号”不仅无法动弹,而且还出现轻微左倾,使得船上的水手们更为惊恐和慌张。
一些绝望的水手,似乎不堪忍受炮弹的洗礼,不管不顾地抱着一只木桶,便跳进了大海之中。海面上漂浮着许多水手的身影,他们在汹涌的海水中挣扎,试图要逃离这艘即将覆灭的战舰。
哦,上帝啊,“黎明之光号”要完了!
随着西班牙舰队开始缓缓退出港湾,岸防炮台的火炮在打了最后两轮齐射后,也相继停止了射击
海面上只剩下“黎明之光号”孤独的身影,它歪斜地停驻在那里,已经彻底失去了行动能力。
在它的周围,零星地散布着破木板、帆布以及数具水手的尸体,随着海浪的冲击,上下起伏着,仿佛要见证这艘排水量为500吨的战舰最后的命运。
“可惜了!”岸防炮台指挥官王嘉荣将手中的望远镜放了下来,砸吧了一下嘴巴,一副意犹未尽地模样。
精心准备了这么长时间,还打了这么多炮弹,居然只留下了一艘西班牙战船。
这战果有些差强人意呀!
说不定,又要让陆战队的人笑话了。
他们岸防部队拥有整个新华最多的火炮,其中不乏口径165毫米(32磅炮)的重炮,论火力的话,那绝对是新华诸军种里独一份。
更让陆战队眼红的是,为了确定港湾内射击诸元和射界范围,岸防炮台三天两头的朝海上打炮,“浪费”的弹药几乎占了新华弹药消耗量的五成以上。
结果,到了西班牙人打上门来,一通猛轰,就取得了歼灭一艘西班牙战船的成果,委实有些“有负众望”呀!
你说,要是能留下一半的西班牙战船,那么这场战争基本上就可以结束了。
可惜了!
“传令兵!”王嘉荣大声喊道:“立即回城报告,西班牙舰队已撤离港口,不知所踪。但我岸防部队估计,西班牙人将另寻其他登陆地点,对我新华发起进攻。”
“是,长官!”传令兵复述了一遍命令后,敬了一个军礼,便兴冲冲地骑马奔向始兴城。
西夷入侵第一战,我岸防部队旗开得胜!
决策委员会和陆战队在收到岸防炮台传回的西班牙人动向后,立时将骑兵小队分成数股,全数撒了出去,沿着海岸线往来巡视,以期第一时间就能发现西班牙舰队登陆的地方。
然而,西班牙舰队在港湾内遭到岸防炮台迎头痛击并先失一局的情形下,似乎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骑兵小队在海岸边寻找数日,均未发现对方舰船的身影。
由于担心骑兵小队人数太少,可能会造成遗漏,决策委员会还勒令散居于海边的印第安部落出动大量人手,日夜巡视海岸,务必要探得西班牙舰队的动向。
西班牙人为这场入侵战争前前后后准备了大半年时间,还跨越五千多公里海路,好不容易才杀到我们新华家门口,总不至于在始兴港稍遇小挫,便选择打道回府吧?
倘若如此,你们西班牙人恐怕丢不起这个人吧!
决策委员会猜测,西班牙人在港口领教了新华的厉害后,可能生出了几分忌惮,不敢再像此前那般大喇喇地摆明车马,以堂堂之阵,在新华人眼皮子底下展开登陆行动。
他们为了防止在登陆时,遭到新华的强力反击,一定会偷偷选择某处僻静的海岸,完成登陆行动。
要知道,抢滩登陆,即使在后世也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危险的军事行动,更遑论在这个技术条件和军事组织程度更为底下的17世纪。
稍有不慎,说不定就会被陆上的防守方一波给赶下海,或者趁着你登陆之初,情势极为混乱的情况下,一举将你围歼。
五天后,一群印第安人跑来汇报,在距离始兴城东北方十余公里的一处海滩发现大批正在登陆的西班牙军队。
(本章完)
随着西班牙特遣舰队司令戈麦斯的命令下达,正在奋力与港口炮台对轰的各艘战船立时调转船头,忙不迭地朝港湾外驶去。
海面上弥漫着硝烟和火药的气味,炮声震耳欲聋,水手们的呼喊声和伤者的呻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惨烈的战斗画面。
这仗还真没法打下去了,根本不是人家岸防炮台的对手!
对方的火炮打得又快又准,几乎每一轮齐射,都会有数发炮弹击中己方船只,造成船体不同程度的损伤。
炮弹击中船体的瞬间,木屑四溅,火光冲天,船身剧烈摇晃,仿佛随时都会解体。
尽管他们也在竭力反击,将炮弹如雨点般地砸过去,但似乎并未压制住炮台的反击,对方依旧不断地输出火力,轰击着他们船只。
很明显,对方的火炮事先一定是经过了大量的校射,甚至还有可能标定了炮弹的所有落点区域,以至于他们的射击精度高得离谱,炮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精准地落在他们的战船上。
至于己方的炮击效果嘛,可能会有一点,但绝对没有此前预想中那么大。
船上的水手们在炮火中奋力地装填炮弹,但他们的射击精度远远不及对方,许多炮弹都落在了海面上,激起一道道水柱,却未能对炮台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即使,舰队司令官没有下达撤退命令,他们所有战船也已经萌生退意,不想再跟岸防炮台比拼谁受到的伤害性更大。
水手们在进抵这处海盗据点,尚未得到充分休整,便立即被投入战场。如今在遭到对方炮台强力反击后,不仅船体受损严重,而且人员死伤累累,士气已经低落到极点。
许多人已经开始祈祷,希望能在这场战斗中幸存下来,或者赶紧离开这片地狱所在。
然而,就在各船艰难地调转船头,准备向港湾外撤退时,却有人发现“黎明之光号”却趴窝没动,依旧停留在最前方的海面上,承受岸防炮台的持续打击。
这艘威风凛凛的战舰,如今却成了炮火的活靶子。
可怜的“黎明之光号”因为最为突前,遭到了对方炮台的重点“照顾”,艏楼被数轮炮击砸了个稀巴烂,到处散落着木块,还有大片大片殷红的血迹从里面渗出。
船上的水手们在炮火中四处奔逃,试图寻找一个安全的掩体,但炮火的密集程度让他们无处可躲。
位于二层的火炮甲板也被几发炮弹扫过,数门火炮散架,里面横七竖八地倒伏着十余具尸体。炮手们的尸体被炮弹撕裂,鲜血染红了甲板,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一根副桅被链弹击中,断成了两截,斜斜地倒在甲板上,并靠在了船台一侧。
桅杆的断裂声如同濒死之人的哀嚎,宣告着这艘战舰的命运。
后桅的三角帆被炮弹撕成了几块,破破烂烂的已经无法再使用。
船艉楼也被击穿了几个破洞,舵轮舱的控制横杆受损严重,无法轻易地调整方向。
船上的水手们曾试图修复舵轮,但炮火的持续打击,让他们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操作。
就在各船慌忙退后之际,岸防炮台又打了一轮齐射,目标也齐齐对准这艘受创严重的战船,试图要将其留下来。
对方使用了大量的链弹和炙热弹,俨然奔着要它小命的目的。
这一轮炮击,虽然几发链弹未能击中“黎明之光号”的桅杆,但有三发炮弹准确地砸到了它的左舷,将那里拥挤成一团的水手骤然轰散,并当场把两名水手打成了两截,然后带着巨大的势能从人群中趟了过去,留下两道血路。
水手们的惨叫声在炮火中也显得格外凄厉和尖锐。
更多的炮弹则打在了甲板上的建筑和侧舷,其中一发炮弹洞穿了水线上方的船板,使得船只在左右摇摆时,灌入大量的海水。
“黎明之光号”不仅无法动弹,而且还出现轻微左倾,使得船上的水手们更为惊恐和慌张。
一些绝望的水手,似乎不堪忍受炮弹的洗礼,不管不顾地抱着一只木桶,便跳进了大海之中。海面上漂浮着许多水手的身影,他们在汹涌的海水中挣扎,试图要逃离这艘即将覆灭的战舰。
哦,上帝啊,“黎明之光号”要完了!
随着西班牙舰队开始缓缓退出港湾,岸防炮台的火炮在打了最后两轮齐射后,也相继停止了射击
海面上只剩下“黎明之光号”孤独的身影,它歪斜地停驻在那里,已经彻底失去了行动能力。
在它的周围,零星地散布着破木板、帆布以及数具水手的尸体,随着海浪的冲击,上下起伏着,仿佛要见证这艘排水量为500吨的战舰最后的命运。
“可惜了!”岸防炮台指挥官王嘉荣将手中的望远镜放了下来,砸吧了一下嘴巴,一副意犹未尽地模样。
精心准备了这么长时间,还打了这么多炮弹,居然只留下了一艘西班牙战船。
这战果有些差强人意呀!
说不定,又要让陆战队的人笑话了。
他们岸防部队拥有整个新华最多的火炮,其中不乏口径165毫米(32磅炮)的重炮,论火力的话,那绝对是新华诸军种里独一份。
更让陆战队眼红的是,为了确定港湾内射击诸元和射界范围,岸防炮台三天两头的朝海上打炮,“浪费”的弹药几乎占了新华弹药消耗量的五成以上。
结果,到了西班牙人打上门来,一通猛轰,就取得了歼灭一艘西班牙战船的成果,委实有些“有负众望”呀!
你说,要是能留下一半的西班牙战船,那么这场战争基本上就可以结束了。
可惜了!
“传令兵!”王嘉荣大声喊道:“立即回城报告,西班牙舰队已撤离港口,不知所踪。但我岸防部队估计,西班牙人将另寻其他登陆地点,对我新华发起进攻。”
“是,长官!”传令兵复述了一遍命令后,敬了一个军礼,便兴冲冲地骑马奔向始兴城。
西夷入侵第一战,我岸防部队旗开得胜!
决策委员会和陆战队在收到岸防炮台传回的西班牙人动向后,立时将骑兵小队分成数股,全数撒了出去,沿着海岸线往来巡视,以期第一时间就能发现西班牙舰队登陆的地方。
然而,西班牙舰队在港湾内遭到岸防炮台迎头痛击并先失一局的情形下,似乎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骑兵小队在海岸边寻找数日,均未发现对方舰船的身影。
由于担心骑兵小队人数太少,可能会造成遗漏,决策委员会还勒令散居于海边的印第安部落出动大量人手,日夜巡视海岸,务必要探得西班牙舰队的动向。
西班牙人为这场入侵战争前前后后准备了大半年时间,还跨越五千多公里海路,好不容易才杀到我们新华家门口,总不至于在始兴港稍遇小挫,便选择打道回府吧?
倘若如此,你们西班牙人恐怕丢不起这个人吧!
决策委员会猜测,西班牙人在港口领教了新华的厉害后,可能生出了几分忌惮,不敢再像此前那般大喇喇地摆明车马,以堂堂之阵,在新华人眼皮子底下展开登陆行动。
他们为了防止在登陆时,遭到新华的强力反击,一定会偷偷选择某处僻静的海岸,完成登陆行动。
要知道,抢滩登陆,即使在后世也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危险的军事行动,更遑论在这个技术条件和军事组织程度更为底下的17世纪。
稍有不慎,说不定就会被陆上的防守方一波给赶下海,或者趁着你登陆之初,情势极为混乱的情况下,一举将你围歼。
五天后,一群印第安人跑来汇报,在距离始兴城东北方十余公里的一处海滩发现大批正在登陆的西班牙军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