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最后一掌
早在风云江湖时,黄四喜已经决意创出《降龙十八掌》的最后一掌。
但他对这一掌要求极高,务求圆满无暇,尽善尽美。
他希望糅合百家武学,让掌力蕴含森罗万象的变化,攻守兼备没有破绽,也不受内力束缚,直至臻到天下武学的顶巅绝诣。
这些年来他始终不曾间断针对最后一掌的推演。
最初他先融入了无双城少城主独孤鸣的绝招‘杀龙求道’。
这一招威力霸道无俦,发招时将真气运入双腿,居高临下,劈空踩击,可以造成范围内的恐怖杀伤。
当年独孤鸣运使‘杀龙求道’,曾把数丈地面全都踩的陷裂尺深,整条裂痕形似栩栩龙身。
龙痕之内无论人物都要被踩的支离破碎,最适合应付围攻,只要出腿得当,能够同时踏毙十数人。
不过‘杀龙求道’却存在严重缺陷,每次施展至少要调运体内的大半真气,杀敌虽众,自身也会陷入内力枯竭。
等黄四喜使用降龙剑击毙风云二子,观读了风云合璧的无上绝招‘摩诃无量’后,内力损耗的缺陷得到弥补。
‘摩诃’是佛门梵语,意为无限大,‘无量’则是没办法衡量之意,这一绝招的施展,是以自身内力牵引自然之力,化入招式之中,所牵引的力道越多,招式威力就越强。
黄四喜所继承的佛门另一部神功《如来神掌》,第八式‘万佛朝宗’同样具备借用外力、为己所用的特点。
‘万佛朝宗’一旦发动,只要处在自身真气外吐的范围内,所有异物包括人躯兵器、草木石水,都要受到真气吸扯。
如今黄四喜又研修了石之轩的《不死印法》,这部魔功可以把外来真气吸纳转化。
如果将‘摩诃无量’、‘万佛朝宗’、‘不死印法’糅合,那么掌力发动之时,自然万物统统可以吸纳入掌,守可借力补给,攻可化力攻敌。
若以此推演最后一掌,招式上已经没有任何破绽。
但黄四喜仍旧觉得不满意。
他暗自沉思:“我击杀曲傲是打了对方措手不及,祝玉妍是以玉石俱焚自杀而死,如果曲傲与祝玉妍施展全力逃遁,我很难留住他们,今后再遇上其他宗师,恐怕仍要遭遇这种局面!我的最后一掌需要具备截断宗师退路的优势!”
他想到这里,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剑圣在雄霸堂运使无敌剑招‘灭天绝地剑二十三’的一幕。
当时剑圣献祭生命,以全身功力发动这一剑招,形成一股剑力气场,将雄霸堂数百豪杰锁死在气场之中。
在剑圣的气场笼罩内,所有武林高手全部僵化,真气无法运转,仿佛定身般任由剑气宰割。
黄四喜的武功越深,越觉得这一剑招的神乎其技。
他的内力修为完全是继承于剑圣,却至今参悟不透,剑圣是如何隔着数十丈远离,将剑力气场锁入雄霸堂里。
即使他以降龙剑开启‘剑心通明’至境,最多可以让气场弥漫数丈范围,且弥漫越远,气场的锁锢力也会变的微乎其微。
若对手是宗师级高手,气场作用会更显削弱。
当初黄四喜与石之轩会武时,石之轩让气场扩散到数丈外,只能对黄四喜的真气变化进行精微感应,根本无法依靠气场限制黄四喜,更无法伤敌。
黄四喜运使的‘剑心通明’气场,笼罩石之轩与祝玉妍时同样如此。
但剑圣的‘灭天绝地剑二十三’又是如何让气场无所不能的?这其中肯定存在黄四喜未能参透的玄机。
前往长安的路上,黄四喜一直在推敲剑圣的最后一式剑招,以便糅入他的最后一掌里。
由于黄四喜是乘坐马车赶路,车速相对较慢。
沿途颠簸了将近半个月。
直至十月份时,黄四喜才终于赶到终南山下,长安城已经遥遥在望。
这天中午。
黄四喜将马车停在一处树林内,陪同婠婠与石青璇暂时歇脚。
时逢秋季,树叶已经枯落,遮蔽不了视线。
黄四喜、婠婠与石青璇透过林区,发现里外的官道上挤满行人,他们驾着骡车马车,上面塞满各种包裹行李,浩浩荡荡排成长龙,向南而行,像是在集体逃难迁徙。
官道拥挤到不堪重负,就连道路两旁也全是密麻人影,黄四喜、婠婠与石青璇的马车与人群相背行驶,自然就出现了堵塞,才不得已转到树林内休息。
婠婠黛眉微蹩:“李阀大军肯定快要兵临长安城下,引发了百姓恐慌,他们才会集体出逃。”
任何一地爆发战火,只要牵涉到攻城,都会出现百姓提前逃难的场景,无论交战双方的名声有多好,是否对百姓秋毫无犯,均无法打消百姓的恐惧心理。
事实上从古至今,九成以上的攻城战都会造成血流成河的灾难,百姓的预感没有一点错,逃到城外避难是极其正确的选择。
石青璇暗估了一下距离,提议道:“这里距离长安只剩下二三十里,不如舍掉马车,骑马入城?”
婠婠美眸一转,含笑问道:“璇姐姐是不是多次造访过京城?婠儿可是第一次来呢!”
石青璇将她手上的竹箫抬了抬,轻声告诉婠婠:“婠妹忘记我是乐师了吗,我以前在京城献艺过几次,等咱们入了城,我带婠妹好好逛一逛。”
说完又去问黄四喜:“贤兄以前来过京城吗?”
黄四喜仍在捧着《不死印法》观读,随口回了一句:“我与婠儿一样是首次造访,到时璇妹也带上我一起逛!”
石青璇抿了抿嘴:“乐意给贤兄效劳!”
她见官道上的百姓绵延不绝,队伍恐怕已经排到了长安城门处,心觉世道艰辛,就举起竹萧,吹奏起有感而发的小曲。
婠婠远眺北方,在旁微微感叹:“秦中自古就是帝王之地,堪称千古帝都,可惜咱们来的不是时候,竟然赶上了战乱,这可影响游玩的乐趣!”
她说到这里,官道上忽然响起一阵骚动。
只见一群骑着高头大马的劲装武士,蛮横冲上官道,他们也是要向北骑行,却受到百姓队伍阻拦,堵在了路上。婠婠眼力非凡,她见这些武士虽然穿着汉服,却头戴裘帽,腰挂弯刀,当即附在黄四喜耳旁:“郎君,这是一群突厥人,而且是修有上乘武技的精锐!”
黄四喜已经感应到这些武士的充沛真力,他就垂下书册,放眼打量了过去,发现这些武士的形貌特征,与当初在江畔遇见的颜里回与铁雄相差无几。
为首是一对青年男女,那个男首领估摸有二十五六岁,头扎英雄髻,样貌阴沉,肩头挂着一对飞挝。
这种奇门兵器江湖上罕有人使用,两挝形如鹰爪,中间衔着一条丈长细索,非勤苦习练绝对无法熟练操控。
那个女首领穿着紧身武服,宽圆型脸,两颧各有一堆雀斑,深眸里充斥着不驯野性。
这对男女身后跟着十八位骑士,全都长的剽悍勇猛,他们像是遇上了什么急事,在路上堵的心烦,突然扬起马鞭,朝人群猛抽起来。
百姓避闪不及,摔倒一片。
这些骑士视而不见,只以武力强行开路。
如此走了片刻,排头的骑士马鞭突然被一位中年文士给抓住。
这位中年文士长得并不英俊,脸相偏为粗豪,但额头宽广,双目闪闪有神,给人稳重又多智谋的气质,他伸手抓紧马鞭,不让骑士继续殴打百姓。
他身边还陪同一位穿着红妆的女子,更显嫉恶如仇:“走路就走路,为什么要打人?”
红妆女子抖动掌上拂尘,凌空横扫,一击将骑士扫落下马。
骑士落地后‘噌!’的拔出腰刀,嘴里怒骂着突厥语,举刀向红妆女子砍下。
结果刀未落顶,先被中年文士横掌震断,又伸指一点,戳中骑士胸口要穴,那骑士闷声一声栽倒地上,呕血不止。
这中年文士武功不俗,却没有与余下骑士恋战。
他伸手拽住红妆女子手臂,低语劝说:“这里百姓太多,打起来会伤及无辜,咱们先撤到树林里,再慢慢与他们周旋!”
红妆女子恨声道:“这些突厥蛮子真是无法无天,在咱们地盘上,还敢这么嚣张,今天非杀光他们!”
中年文士低叹:“现在世道大乱,北方诸雄想要争夺天下,都要仰仗突厥鼻息,他们比我中土兵强马壮,横行也不足为奇!”
两人并肩跃起,霎时脱离人群,纵身冲进了树林里。
也是凑巧,两人撤去的方向正是黄四喜与婠婠、石青璇的歇脚地。
官道上的其余骑士瞧见两人逃跑,立即打马追击,飞快解下身背长弓,老练搭上羽箭,‘嗖嗖!’劲射。
由于十余匹战马同时奔腾,冲击力甚是强烈,造成方圆百姓轰然四散,不少人不择方向,尾随在中年文士与红妆女子身后,被羽箭误伤,倒地哀嚎起来。
这时中年文士与红妆女子已经撤入林内,
两人踩着树梢翻身数圈,飞身降落在林内空地上,迎前望见黄四喜、婠婠与石青璇,均是一愣,似是没有料到这里停驻有行人。
两人正要开口喊话,身后突然响起密集的箭雨声。
十余支羽箭穿透树冠,攒射而下。
两人转身就要挡箭,却是惊恐发现,一股冷冽之极的气流猛然间涌现在四周,冻的两人霎时僵直了身体,也仿佛是被万斤巨石蓦地压在了身上,再不能运气发招。
此刻两人是面朝林外的骑士,背对黄四喜、婠婠与石青璇。
两人看不见黄四喜正举掌前推。
掌力一经发出,不止锁死了两人身体,射至两人头顶的十余支羽箭,也齐齐定身在了半空。
婠婠与石青璇见此一幕,均显讶然,心里更是好奇,黄四喜到底在施展什么神功掌法?
黄四喜手肘微曲,掌心又朝前一拍,十余支羽箭凌空倒飞,箭身在射飞途中,形成气旋,卷住树冠间的枯叶,一股脑射向已经冲入林内的十余位骑士。
羽箭原本覆盖不了十余人,但上百枚枯叶被掌力灌注,全都变的锋利如刃,密密麻麻犹如叶雨,对准十余位骑士覆盖压下。
这一次突射过后,十余位骑士连人带马,瞬间瘫毙在当场,均被射的千疮百孔。
唯独那对青年男女首领,由于两人认定单凭麾下骑兵就足以射杀中年文士与红妆女子,两人就慢悠悠跟在后面,没有进入黄四喜掌力的打击范围。
不过两人瞧见黄四喜一掌拍出,竟将十余位骑兵全部震毙在地,情知遇上了不世高手,立即抓紧马缰,转身就要逃遁。
谁知黄四喜一掌发完,另一掌又再度运起。
他一边前行,一边推掌,掌力劈空击出,在半空凝化气场,隔着十余丈远的距离,气场凌空挪移,罩在了那对青年男女首领身上。
那对男女连人带马,齐齐被气场锁紧在了原地,气场碾压而下,如同山倒于顶。
掌力重逾万斤,压的两人无法策马出逃。
两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怪异掌力,给打的毛骨悚然,失声大喊:“我们是武尊毕玄座下弟子拓跋玉与淳于薇,你已经杀了我们师父亲手训练的‘北塞十八骠骑’,如果再杀我们,我们师父必定会亲自来找你!”
黄四喜沉声一语:“我久闻毕玄之名,就算他不来找我,我也会去找他!这是早晚的事!”
他在推敲了‘灭天绝地剑二十三’后,猜测剑圣的气场是凌空远离,而非大范围扩散。
他就将气场限定在丈许空间,跟随掌力一起劈空打出去,造成气场挪移,如此就可以远距离锁禁对手了。
以他现在的内力修为,劈空发掌可以远及十余丈,气场也能挪移这么远,如果纯以真气牵引自然之力,那他掌力的覆盖范围还能更远。
他向拓跋玉与淳于薇发出一掌,欲图以掌力气场直接压毙两人。
但这一路掌法他刚刚创出来不久,并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圆满程度。
在气场收窄下坠时,掌力越渐增强,但所有攻击力道全部集中在了拓跋玉身上,只听‘噗!’的一声,拓跋玉仿佛被巨石砸中,人马俱翻,瘫倒时血肉模糊,已然气绝当场。
到此掌力消退,淳于薇身上的禁锢力也随着消失,她低呼一声,不敢做任何停留,身形跃离马背,试图冲进百姓人堆,借助人群掩护逃命。
但她刚刚蹿上半空,婠婠的天魔飘带已经飞来,在她腰间一缠,又朝后一拽,她已经不由自主回飞去了树林里。
(本章完)
早在风云江湖时,黄四喜已经决意创出《降龙十八掌》的最后一掌。
但他对这一掌要求极高,务求圆满无暇,尽善尽美。
他希望糅合百家武学,让掌力蕴含森罗万象的变化,攻守兼备没有破绽,也不受内力束缚,直至臻到天下武学的顶巅绝诣。
这些年来他始终不曾间断针对最后一掌的推演。
最初他先融入了无双城少城主独孤鸣的绝招‘杀龙求道’。
这一招威力霸道无俦,发招时将真气运入双腿,居高临下,劈空踩击,可以造成范围内的恐怖杀伤。
当年独孤鸣运使‘杀龙求道’,曾把数丈地面全都踩的陷裂尺深,整条裂痕形似栩栩龙身。
龙痕之内无论人物都要被踩的支离破碎,最适合应付围攻,只要出腿得当,能够同时踏毙十数人。
不过‘杀龙求道’却存在严重缺陷,每次施展至少要调运体内的大半真气,杀敌虽众,自身也会陷入内力枯竭。
等黄四喜使用降龙剑击毙风云二子,观读了风云合璧的无上绝招‘摩诃无量’后,内力损耗的缺陷得到弥补。
‘摩诃’是佛门梵语,意为无限大,‘无量’则是没办法衡量之意,这一绝招的施展,是以自身内力牵引自然之力,化入招式之中,所牵引的力道越多,招式威力就越强。
黄四喜所继承的佛门另一部神功《如来神掌》,第八式‘万佛朝宗’同样具备借用外力、为己所用的特点。
‘万佛朝宗’一旦发动,只要处在自身真气外吐的范围内,所有异物包括人躯兵器、草木石水,都要受到真气吸扯。
如今黄四喜又研修了石之轩的《不死印法》,这部魔功可以把外来真气吸纳转化。
如果将‘摩诃无量’、‘万佛朝宗’、‘不死印法’糅合,那么掌力发动之时,自然万物统统可以吸纳入掌,守可借力补给,攻可化力攻敌。
若以此推演最后一掌,招式上已经没有任何破绽。
但黄四喜仍旧觉得不满意。
他暗自沉思:“我击杀曲傲是打了对方措手不及,祝玉妍是以玉石俱焚自杀而死,如果曲傲与祝玉妍施展全力逃遁,我很难留住他们,今后再遇上其他宗师,恐怕仍要遭遇这种局面!我的最后一掌需要具备截断宗师退路的优势!”
他想到这里,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剑圣在雄霸堂运使无敌剑招‘灭天绝地剑二十三’的一幕。
当时剑圣献祭生命,以全身功力发动这一剑招,形成一股剑力气场,将雄霸堂数百豪杰锁死在气场之中。
在剑圣的气场笼罩内,所有武林高手全部僵化,真气无法运转,仿佛定身般任由剑气宰割。
黄四喜的武功越深,越觉得这一剑招的神乎其技。
他的内力修为完全是继承于剑圣,却至今参悟不透,剑圣是如何隔着数十丈远离,将剑力气场锁入雄霸堂里。
即使他以降龙剑开启‘剑心通明’至境,最多可以让气场弥漫数丈范围,且弥漫越远,气场的锁锢力也会变的微乎其微。
若对手是宗师级高手,气场作用会更显削弱。
当初黄四喜与石之轩会武时,石之轩让气场扩散到数丈外,只能对黄四喜的真气变化进行精微感应,根本无法依靠气场限制黄四喜,更无法伤敌。
黄四喜运使的‘剑心通明’气场,笼罩石之轩与祝玉妍时同样如此。
但剑圣的‘灭天绝地剑二十三’又是如何让气场无所不能的?这其中肯定存在黄四喜未能参透的玄机。
前往长安的路上,黄四喜一直在推敲剑圣的最后一式剑招,以便糅入他的最后一掌里。
由于黄四喜是乘坐马车赶路,车速相对较慢。
沿途颠簸了将近半个月。
直至十月份时,黄四喜才终于赶到终南山下,长安城已经遥遥在望。
这天中午。
黄四喜将马车停在一处树林内,陪同婠婠与石青璇暂时歇脚。
时逢秋季,树叶已经枯落,遮蔽不了视线。
黄四喜、婠婠与石青璇透过林区,发现里外的官道上挤满行人,他们驾着骡车马车,上面塞满各种包裹行李,浩浩荡荡排成长龙,向南而行,像是在集体逃难迁徙。
官道拥挤到不堪重负,就连道路两旁也全是密麻人影,黄四喜、婠婠与石青璇的马车与人群相背行驶,自然就出现了堵塞,才不得已转到树林内休息。
婠婠黛眉微蹩:“李阀大军肯定快要兵临长安城下,引发了百姓恐慌,他们才会集体出逃。”
任何一地爆发战火,只要牵涉到攻城,都会出现百姓提前逃难的场景,无论交战双方的名声有多好,是否对百姓秋毫无犯,均无法打消百姓的恐惧心理。
事实上从古至今,九成以上的攻城战都会造成血流成河的灾难,百姓的预感没有一点错,逃到城外避难是极其正确的选择。
石青璇暗估了一下距离,提议道:“这里距离长安只剩下二三十里,不如舍掉马车,骑马入城?”
婠婠美眸一转,含笑问道:“璇姐姐是不是多次造访过京城?婠儿可是第一次来呢!”
石青璇将她手上的竹箫抬了抬,轻声告诉婠婠:“婠妹忘记我是乐师了吗,我以前在京城献艺过几次,等咱们入了城,我带婠妹好好逛一逛。”
说完又去问黄四喜:“贤兄以前来过京城吗?”
黄四喜仍在捧着《不死印法》观读,随口回了一句:“我与婠儿一样是首次造访,到时璇妹也带上我一起逛!”
石青璇抿了抿嘴:“乐意给贤兄效劳!”
她见官道上的百姓绵延不绝,队伍恐怕已经排到了长安城门处,心觉世道艰辛,就举起竹萧,吹奏起有感而发的小曲。
婠婠远眺北方,在旁微微感叹:“秦中自古就是帝王之地,堪称千古帝都,可惜咱们来的不是时候,竟然赶上了战乱,这可影响游玩的乐趣!”
她说到这里,官道上忽然响起一阵骚动。
只见一群骑着高头大马的劲装武士,蛮横冲上官道,他们也是要向北骑行,却受到百姓队伍阻拦,堵在了路上。婠婠眼力非凡,她见这些武士虽然穿着汉服,却头戴裘帽,腰挂弯刀,当即附在黄四喜耳旁:“郎君,这是一群突厥人,而且是修有上乘武技的精锐!”
黄四喜已经感应到这些武士的充沛真力,他就垂下书册,放眼打量了过去,发现这些武士的形貌特征,与当初在江畔遇见的颜里回与铁雄相差无几。
为首是一对青年男女,那个男首领估摸有二十五六岁,头扎英雄髻,样貌阴沉,肩头挂着一对飞挝。
这种奇门兵器江湖上罕有人使用,两挝形如鹰爪,中间衔着一条丈长细索,非勤苦习练绝对无法熟练操控。
那个女首领穿着紧身武服,宽圆型脸,两颧各有一堆雀斑,深眸里充斥着不驯野性。
这对男女身后跟着十八位骑士,全都长的剽悍勇猛,他们像是遇上了什么急事,在路上堵的心烦,突然扬起马鞭,朝人群猛抽起来。
百姓避闪不及,摔倒一片。
这些骑士视而不见,只以武力强行开路。
如此走了片刻,排头的骑士马鞭突然被一位中年文士给抓住。
这位中年文士长得并不英俊,脸相偏为粗豪,但额头宽广,双目闪闪有神,给人稳重又多智谋的气质,他伸手抓紧马鞭,不让骑士继续殴打百姓。
他身边还陪同一位穿着红妆的女子,更显嫉恶如仇:“走路就走路,为什么要打人?”
红妆女子抖动掌上拂尘,凌空横扫,一击将骑士扫落下马。
骑士落地后‘噌!’的拔出腰刀,嘴里怒骂着突厥语,举刀向红妆女子砍下。
结果刀未落顶,先被中年文士横掌震断,又伸指一点,戳中骑士胸口要穴,那骑士闷声一声栽倒地上,呕血不止。
这中年文士武功不俗,却没有与余下骑士恋战。
他伸手拽住红妆女子手臂,低语劝说:“这里百姓太多,打起来会伤及无辜,咱们先撤到树林里,再慢慢与他们周旋!”
红妆女子恨声道:“这些突厥蛮子真是无法无天,在咱们地盘上,还敢这么嚣张,今天非杀光他们!”
中年文士低叹:“现在世道大乱,北方诸雄想要争夺天下,都要仰仗突厥鼻息,他们比我中土兵强马壮,横行也不足为奇!”
两人并肩跃起,霎时脱离人群,纵身冲进了树林里。
也是凑巧,两人撤去的方向正是黄四喜与婠婠、石青璇的歇脚地。
官道上的其余骑士瞧见两人逃跑,立即打马追击,飞快解下身背长弓,老练搭上羽箭,‘嗖嗖!’劲射。
由于十余匹战马同时奔腾,冲击力甚是强烈,造成方圆百姓轰然四散,不少人不择方向,尾随在中年文士与红妆女子身后,被羽箭误伤,倒地哀嚎起来。
这时中年文士与红妆女子已经撤入林内,
两人踩着树梢翻身数圈,飞身降落在林内空地上,迎前望见黄四喜、婠婠与石青璇,均是一愣,似是没有料到这里停驻有行人。
两人正要开口喊话,身后突然响起密集的箭雨声。
十余支羽箭穿透树冠,攒射而下。
两人转身就要挡箭,却是惊恐发现,一股冷冽之极的气流猛然间涌现在四周,冻的两人霎时僵直了身体,也仿佛是被万斤巨石蓦地压在了身上,再不能运气发招。
此刻两人是面朝林外的骑士,背对黄四喜、婠婠与石青璇。
两人看不见黄四喜正举掌前推。
掌力一经发出,不止锁死了两人身体,射至两人头顶的十余支羽箭,也齐齐定身在了半空。
婠婠与石青璇见此一幕,均显讶然,心里更是好奇,黄四喜到底在施展什么神功掌法?
黄四喜手肘微曲,掌心又朝前一拍,十余支羽箭凌空倒飞,箭身在射飞途中,形成气旋,卷住树冠间的枯叶,一股脑射向已经冲入林内的十余位骑士。
羽箭原本覆盖不了十余人,但上百枚枯叶被掌力灌注,全都变的锋利如刃,密密麻麻犹如叶雨,对准十余位骑士覆盖压下。
这一次突射过后,十余位骑士连人带马,瞬间瘫毙在当场,均被射的千疮百孔。
唯独那对青年男女首领,由于两人认定单凭麾下骑兵就足以射杀中年文士与红妆女子,两人就慢悠悠跟在后面,没有进入黄四喜掌力的打击范围。
不过两人瞧见黄四喜一掌拍出,竟将十余位骑兵全部震毙在地,情知遇上了不世高手,立即抓紧马缰,转身就要逃遁。
谁知黄四喜一掌发完,另一掌又再度运起。
他一边前行,一边推掌,掌力劈空击出,在半空凝化气场,隔着十余丈远的距离,气场凌空挪移,罩在了那对青年男女首领身上。
那对男女连人带马,齐齐被气场锁紧在了原地,气场碾压而下,如同山倒于顶。
掌力重逾万斤,压的两人无法策马出逃。
两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怪异掌力,给打的毛骨悚然,失声大喊:“我们是武尊毕玄座下弟子拓跋玉与淳于薇,你已经杀了我们师父亲手训练的‘北塞十八骠骑’,如果再杀我们,我们师父必定会亲自来找你!”
黄四喜沉声一语:“我久闻毕玄之名,就算他不来找我,我也会去找他!这是早晚的事!”
他在推敲了‘灭天绝地剑二十三’后,猜测剑圣的气场是凌空远离,而非大范围扩散。
他就将气场限定在丈许空间,跟随掌力一起劈空打出去,造成气场挪移,如此就可以远距离锁禁对手了。
以他现在的内力修为,劈空发掌可以远及十余丈,气场也能挪移这么远,如果纯以真气牵引自然之力,那他掌力的覆盖范围还能更远。
他向拓跋玉与淳于薇发出一掌,欲图以掌力气场直接压毙两人。
但这一路掌法他刚刚创出来不久,并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圆满程度。
在气场收窄下坠时,掌力越渐增强,但所有攻击力道全部集中在了拓跋玉身上,只听‘噗!’的一声,拓跋玉仿佛被巨石砸中,人马俱翻,瘫倒时血肉模糊,已然气绝当场。
到此掌力消退,淳于薇身上的禁锢力也随着消失,她低呼一声,不敢做任何停留,身形跃离马背,试图冲进百姓人堆,借助人群掩护逃命。
但她刚刚蹿上半空,婠婠的天魔飘带已经飞来,在她腰间一缠,又朝后一拽,她已经不由自主回飞去了树林里。
(本章完)